【金徽酒业2015年报道】在、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文化遗产“历史再现”工程第二次现场推进会上,金徽酒文化展览馆作为批被、省政府授牌的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,向与会的代表介绍了经验体会,其中一个体会就是,金徽酒的历史是彰显先民创造力的历史,是金徽人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。
是世界上早发明酿酒的国家之一,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,在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。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,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。文以载道,酒以畅情。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其源远流长的根源所在。
金徽酒原产地,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,是“秦陇文化”与“巴蜀文化”的交汇地,既有华夏民族大文化的同源性,又有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独特性;既有古代羌、氐、藏等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,又有“秦陇文化”与“巴蜀文化”的大交汇,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金徽具有千年的酿酒历史,厚重的文化积淀。据地方志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,早在西汉时期,这里就开始酿酒。金徽酒原产地的青泥岭,在历史上曾是长安和天水等地入蜀的必经之路、交通枢纽,以其雄险而著称于世。金徽酒与青泥岭有密切的关系,国家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宋代《新修白水路记》摩崖石刻,在金石碑刻中次出现“客邸酒垆”字样,它说明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,说明了宋代在金徽酒原产地酿酒业已十分发达,由于酿酒业的发展,带动了交通、旅游、邮政、客栈、博彩等行业发展,使青泥岭成为经济重镇和军事重镇。青泥岭处在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上,对促进北方和西南酿酒的发展起了重要的连接和流通作用。南宋绍兴四年(公元1134年),名将吴玠在青泥岭山脉仙人关抗金大捷后,众将士用头盔盛酒畅饮,从此“金徽酒”声名远扬。良田广袤、山川秀美引来文人骚客为之折腰赋诗,李白、杜甫、柳宗元、陆游等都留下了无数赞颂美好风光的诗篇。在清代末年,金徽酒原产地有字号的酿酒作坊就多达137家。据《徽县志》记载,“金徽”牌白酒经马帮驼队贩运至宁夏、青海、河西走廊、新疆、陕西及四川等地,深得民众赞誉,赢得了“西部酒乡”的盛誉。
金徽酒文化展览馆,在建筑平面设计中考虑了酒文化的综合展现,精品化陈列展示,注重互动性、体验性及文化交流。在历史篇这一场馆内的布置中,展陈了大地湾遗址南延考古遗址的模拟造型和古徽州地图;金徽酒产地气候、李白全身雕塑像;反映金徽酒酿造、买卖、饮酒、运输的金徽酒盛世图;仿制碑《新修白水路记》摩崖石刻;进步人士刘中仁题词“酒乡”;出土酒具器皿、万盛魁酒坊康熙50年建设竣工纪念的屋瓦;展出运输徽酒的收据、税票、号旗;民国年间张翰在北京开的“缙绅坊通州酒铺”雕塑造型;运往塞外丝绸之路的徽酒运输车队;永盛源作坊掌柜外出乘坐的马车等。在展馆外的景点布局中,展陈了明代古井和清代古石碾,这一切都让我们对先民的创造力叹为观止、肃然起敬,在赞叹和敬仰之中,心灵为之净化,创造和创新的思维迸发萌生。挖掘金徽酒的历史,增强对先民创造力的敬仰,是历史再现工程的重要使命,也是金徽人的责任和担当。